田黄石产地(田黄石最好的鉴定机构)
资讯
2024-05-31
177
1. 田黄石产地,田黄石最好的鉴定机构?
田黄石中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国家鉴定机关,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
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2. 湖南黄腊石主要分布在哪里?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变质形成黄蜡石。所以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6.5~7.5。
品质良好的黄蜡石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
岭南一带是我国有历史记载最早赏玩黄蜡石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粤东和潮汕地区就己收藏本地的黄蜡石,据永安县(今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县志记载:“永安产蜡石,贡于朝,盛于名也。” 永安蜡石在明清时期曾制作成鼻烟壶进贡朝廷。
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东北三省等省相继发现黄蜡石,而且各具特色,全国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喜爱黄蜡石。
黄蜡石玩赏历史悠久,人们总结出了两个方向、六种玩法。两个方向:一是料石方向,二是观赏石方向。六种玩法是:料石方向的宝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种,观赏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画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种。每一种玩法都有精品和极品出现,华夏儿女以黄蜡石为载体,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文明。
品质良好的黄蜡石是中华瑰宝,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将国际标准的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玉化良好的黄蜡石成为了国家标准意义的“玉”,并且,不具有产地义。是各界人士的收藏热点。
中文名
黄蜡石
外文名
Yellow stone
黄蜡石的形成
关于黄蜡石的形成原因,近年来各地多有研究。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鉴定中心,对省内黄蜡石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对其宝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产出黄蜡石的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系上部皮园村组化学成因的硅质岩,经成岩、变质及风化磨蚀而形成。中生代火山岩中产出的
大量硅质岩脉也提供了丰富的成矿“原料”。
黄蜡石的原岩均为硅质岩,各种原岩受到构造变动、火山活动、热液作用等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重结晶、热变质等,导致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变化,后受构造变动的影响,岩石露出地表,与地表酸性土壤环境长期接触,或在溪流中长期磨蚀,经历染色、磨圆,形成河谷中的籽料。
黄蜡石矿藏中有原生矿和次生矿之分,原生矿是指产自岩体中的矿体,俗称“山料”;次生矿是指脱离母矿的石英岩,在表生作用下,离开原生矿体在异地形成的矿藏,具体有残坡积型、水系冲积砂矿(籽料)和山流水三种存在形式。对于上述三种存在形式的黄蜡石形成原因,江西师范大学吕桦教授有更为详尽的研究表述。
他认为,构成黄蜡石的岩石为石英岩,是一种分布广泛、成因多样、由二氧化硅组成的岩石。石英岩从成因上又可分为岩浆岩类石英岩和变质岩类石英岩两种类型,岩浆岩类石英岩由富含二氧化硅岩浆冷凝而成,缓慢冷凝,形成了显晶质石英,迅速冷凝,则形成隐晶质石英。变质岩类石英岩主要有因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硅质岩、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和沉积作用形成的石英砂岩,其中石英砂岩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产生变质作用,形成新的石英岩,是形成黄蜡石的重要基础。
黄蜡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构造、岩浆、变质等内动力地质作用和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外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作用产生的断裂将整个岩体分为一块块独立的个体,坠入山坡、河流中;风化作用改变了原岩的质地、色彩和纹理;长期的水流、风沙给岩石造成冲蚀和吹蚀;岩石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滚动、碰撞,使得岩石的棱角被磨蚀,变得圆润而光滑或玲珑多变;氧化作用、交代作用和浸润作用则形成多种色彩,如铁的氧化和三价铁的长期渗透、浸染,使黄蜡石呈现出高贵典雅的黄色。
不同的受力作用和过程,产生了黄蜡石不同的表现形态,原生矿料就是玉石界所称的“山料”;次生矿料的“山流水”,系石英原岩受地质作用散落在山沟、河床浅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氧化和矿物元素浸染而成;“籽料”,则是石英原岩受地质作用分裂、滚入河流中,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刷和矿物元素浸染而成。
湖南汨罗黄腊石 湖南汨罗景观石产地,黄蜡石因其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黄蜡石的应用是灵活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古代称黄蜡石为石帝,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黄色也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的符号;黄色亦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的颜色;近年来因黄蜡石开采量逐年减少。下面图片的黄腊石来自不同的省。
3. 田黄石和黄蜡石怎么区分?
田黄石和黄蜡石区别为:颜色不同、光泽不同、产地不同。
一、颜色不同
1、田黄石:田黄石颜色为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以黄色为最常见。
2、黄蜡石:黄蜡石颜色有黄色、红色、黑色和灰色等多种。
二、光泽不同
1、田黄石:田黄石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为土状光泽,抛光面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
2、黄蜡石:黄蜡石透光,表面有空洞或缝隙的地方长出的未成熟的水晶状物质,有光泽,石质结构疏松。
三、产地不同
1、田黄石:田黄石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
2、黄蜡石:黄蜡石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东等省。
4. 收藏界常说的田黄石到底是何物?
【文藏来答】在收藏界,田黄石可谓声名远播。各大拍卖会的杂项专场中,田黄总能惊鸿一现,拍出不错的价格。
(清 田黄石 闲章 35克)
文献上常说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这样的形容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中坂、下坂,其他区域虽然也间或有出产独立于矿床的独石,但由于产生时间和周围环境不同,因此都不是田黄石。如今,为了留下这上天赐予的稀有宝石,寿山特别规划出两亩田坑土地,永久禁止开采。它被称为“田黄石的最后两亩地”,是每个爱石者到寿山后必然会去瞻仰的宝地。
(清 田黄石 古兽钮陆愚卿收藏印 55克)
古代文人在玉的“五德”标准上,拟定了田黄石的“六德”,为“温、凝、细、结、润、腻”。
(凌炽鬯刻 田黄石 瑞兽钮姓名章 26.7克)
首先说“温”。许慎说:“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这恰到好处的温度,不过分锋芒的性格,恰合了国人信奉的中庸之道。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保持理性,不偏不倚,而又能坚持,这就近了君子所谓的“仁”。具体到寿山石上,“温”是一种不炫不燥的内敛品格。直接从矿脉开采的山坑石多少会有些“火气”,而深埋水下的水坑石光泽又有些过分冰冷,而田黄石,经过泥土的浸润,确实有着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庸品格,将这种品格定义为“温”,再合适不过。
然后是“凝”。凝有聚的含义,同时又呈现出稳重、大度的气质。寿山石的“凝”,就是一种凝聚的感觉,如果质地显得松,就失了这一“德”。凝在视觉和触感上呈现的是一种庄重、沉稳、聚而不散的感受,这一特质虽非田黄石独有,却也是田黄石最为突出的品质。
(郭祥雄 田黄石 群螭献瑞浮雕随形章 286克)
再来是“细”。田黄随着品质高下不同,“细”的程度也不大一样。田黄冻当然是非常之细,但由于田黄是“无根而璞”,有时因为母矿的质量就不是很好,因此也会有略粗的情况出现。
(清 田黄冻石 素章 68克)
第四是“结”。结者,紧密也。收藏玉石有“老结”一词,即形容质地紧密。质地紧密,也意味着密度较大,盘玩有“压手”的感觉,如果掂上去轻飘飘的,肯定和“结”字没关系。但是仅仅是压手,也不会有“结”的感觉,尚需有“凝”的配合。田黄石的质地即符合这一标准,密度大,结构紧密,并且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够呈现聚而不散、坚实绵密的感官感受。
(林清卿作 田黄石 山水人物薄意随形章 85克)
第五是“润”。润是一种不干不燥的感觉,就是一滴水滴在泥土上缓慢化开的感觉。一般来说,透明的石头容易显得“润”,但也有不甚透明的石头也很润的情况,比如很多田黄石,就是不透明的,却不妨碍这种质感的呈现。
(郑世斌 田黄冻石 枫桥夜泊薄意章 58克)
最后是“腻”。“腻”与“涩”相对,指的是手感上的亲和力。这一德在田黄石和老性芙蓉石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上手时除了沉甸甸的“压手”感,更有一种极其“缠绵”的味道,《观石录》中“贵妃之肤,飞燕之体”的形容,想来就是这样的通感。这一“德”比较抽象,非亲自上手感受很难理解。
(郭懋介 田黄冻石 山居即景薄意日字章 82克)
“温、凝、细、结、润、腻”这六德是品评田黄石的标准,也是品评所有寿山石的标准。好的田黄石“六德”皆备,但若据此断定,所有的田黄石都符合“六德”,就不免太过迂腐。因此,玩寿山石,执著于坑洞品种不如着眼于石质,经得起“六德”检验的石头,一定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石。
原文作者:蓝风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7月刊《详解田黄六德》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5. 田黄石是不是只有福建才是产地?
是的。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
6. 田黄市场率现高价—到底该如何收藏吗?
中国四大名石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40公里的一个叫寿山的小山村,其中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居于印石三宝之首,也称“石帝”,产于寿山溪两边的稻田低下,也称“田坑石”,因呈黄色而得名。主成份为地开石[Al4(Si4O10)(OH)8],晶质集合体,硬度低(2-3),易于雕刻,密度低(2.5-2.7),折光率1.56田黄石从母岩脱离出来埋到泥里有数百万年之久,逐渐形成了极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归纳如下:
1.石形 呈卵圆形,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2.石质 湿润细腻,微透明或半透明,极具光感
3.石色 基础色为黄色,可细分为田黄、白田、红田、黑田、金裹银和银裹金等。
4.石皮 多数田黄石都由黄色或黑色的皮包裹着,有薄皮有厚皮,有全包有半包!
5.萝卜纹 透明度高的田黄石,在强光照射下,内部可见细而密的纹理,因像“萝卜丝”而被称为“萝卜纹”
6.红筋 是指表面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也称“血丝”,是在田黄石迁移过程中形成的细小裂纹,经氧化铁侵染充填所致。红筋 萝卜纹
田黄石由于它的历史文化及稀缺度,现在的价格已为天价,真是一两田黄百两金!下图为131克的田黄印章,拍卖价为1008万在浙江昌化也发现了类似田黄石的石头!人们把它叫昌化田黄石! 昌化田黄石和寿山田黄石无论是矿物组分还是结构特征都十分相似,由于发现晚,缺少历史文化,价格差别很大,可能只有寿山田黄石的几分之一!当然二者也有如下不同点:
昌化田黄石:产于梯田;呈棱角状;成份含明矾石,偶有辰砂相伴;石皮呈鳞片状结构。
寿山田黄石:产于水田;呈鹅卵状;成份含珍珠石;石皮呈不规则板状紧密堆积在一起。
今天下午在深圳万山工业区附近发现了一家卖和田玉的商家,摆放着几方黄色印章,很像田黄石,商家声称是“金田黄”,马上查资料得知:这是产自印尼的一种玉石,矿物成份为含镁锰的方解石(CaCO3),也可理解为含锰的白云石[CaMg(CO3)2],硬度明显高于田黄石(3.5-4.5),密度(2.9-3)和折射率(1.6)均高于田黄石,金田黄石经台湾人引入福建炒作后已上涨十倍有余,原几千元一公斤的原料现价达六万元人民币!从视觉效果来看,金田黄确实不亚于田黄石,据说得到了部分宝玉石专家的认可!
7. 你觉得我国哪个产地的黄蜡石资源最丰富?
我是湖南永州,湘江源头,九疑山下的。前些年在离县城不远的河中,看见过不少黄腊石,大的有好几吨,可惜玉化程度不高,几乎一夜之间,满河床的几百吨黄腊石,都被运到广东去了。最近二个月,机缘巧合,在钓鱼的过程中,碰到县城边修河堤,有幸收集了一些黄腊石,跟之前见到的黄腊石相比,我觉得现在收集这些好多了,因为,修河堤需要把河床内的河卵石用挖机挖出来,所以去捡也比较方便,而次一点的黄腊石,河道两旁也堆得遍地都是,今天发这些,品相如何,欢迎各位指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
1. 田黄石产地,田黄石最好的鉴定机构?
田黄石中国最权威的鉴定机构-国家鉴定机关,中国地质大学珠宝学院。
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莫氏硬度为2.3~3度,与其它产自寿山的石材统称为“寿山石”,田黄为寿山石中最优良的品种之一
2. 湖南黄腊石主要分布在哪里?
黄蜡石又名龙王玉,因石表层内蜡状质感而得名。是石英岩矿物因为受地质变动影响,与酸性土壤混合,加上酸性土壤附近有地热或火山等自然条件,长期受酸性土壤和地热火山温度的双重催化,变质形成黄蜡石。所以结构紧密,韧性强,硬度6.5~7.5。
品质良好的黄蜡石有着田黄般的颜色、翡翠的硬度,硬度好、透度高、色彩鲜艳丰富。
岭南一带是我国有历史记载最早赏玩黄蜡石的地区,明清时期,广东粤东和潮汕地区就己收藏本地的黄蜡石,据永安县(今广东河源市紫金县)县志记载:“永安产蜡石,贡于朝,盛于名也。” 永安蜡石在明清时期曾制作成鼻烟壶进贡朝廷。
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东北三省等省相继发现黄蜡石,而且各具特色,全国越来越多人开始接触、喜爱黄蜡石。
黄蜡石玩赏历史悠久,人们总结出了两个方向、六种玩法。两个方向:一是料石方向,二是观赏石方向。六种玩法是:料石方向的宝石玩法、玉石玩法、印石玩法3种,观赏石方向的象形石玩法、画面石玩法、天然手玩石玩法3种。每一种玩法都有精品和极品出现,华夏儿女以黄蜡石为载体,用深厚的文化底蕴传承中华文明。
品质良好的黄蜡石是中华瑰宝,2011年2月1日正式实施的《珠宝玉石名称》国家标准(GB/T 16552-2010)将国际标准的黄玉髓命名为黄龙玉,玉化良好的黄蜡石成为了国家标准意义的“玉”,并且,不具有产地义。是各界人士的收藏热点。
中文名
黄蜡石
外文名
Yellow stone
黄蜡石的形成
关于黄蜡石的形成原因,近年来各地多有研究。
浙江省地质矿产研究所、浙江省珠宝玉石首饰鉴定中心,对省内黄蜡石资源进行野外实地调查,并对其宝石学、矿物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认为产出黄蜡石的最古老的地层是震旦系上部皮园村组化学成因的硅质岩,经成岩、变质及风化磨蚀而形成。中生代火山岩中产出的
大量硅质岩脉也提供了丰富的成矿“原料”。
黄蜡石的原岩均为硅质岩,各种原岩受到构造变动、火山活动、热液作用等影响,产生复杂的物理和化学变化,包括重结晶、热变质等,导致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的变化,后受构造变动的影响,岩石露出地表,与地表酸性土壤环境长期接触,或在溪流中长期磨蚀,经历染色、磨圆,形成河谷中的籽料。
黄蜡石矿藏中有原生矿和次生矿之分,原生矿是指产自岩体中的矿体,俗称“山料”;次生矿是指脱离母矿的石英岩,在表生作用下,离开原生矿体在异地形成的矿藏,具体有残坡积型、水系冲积砂矿(籽料)和山流水三种存在形式。对于上述三种存在形式的黄蜡石形成原因,江西师范大学吕桦教授有更为详尽的研究表述。
他认为,构成黄蜡石的岩石为石英岩,是一种分布广泛、成因多样、由二氧化硅组成的岩石。石英岩从成因上又可分为岩浆岩类石英岩和变质岩类石英岩两种类型,岩浆岩类石英岩由富含二氧化硅岩浆冷凝而成,缓慢冷凝,形成了显晶质石英,迅速冷凝,则形成隐晶质石英。变质岩类石英岩主要有因化学或生物化学作用形成的硅质岩、硅质胶结的石英砂岩和沉积作用形成的石英砂岩,其中石英砂岩在一定温度、压力下产生变质作用,形成新的石英岩,是形成黄蜡石的重要基础。
黄蜡石在形成过程中经历了构造、岩浆、变质等内动力地质作用和风化、剥蚀、搬运、沉积等外动力地质作用。构造作用产生的断裂将整个岩体分为一块块独立的个体,坠入山坡、河流中;风化作用改变了原岩的质地、色彩和纹理;长期的水流、风沙给岩石造成冲蚀和吹蚀;岩石在搬运过程中产生的滚动、碰撞,使得岩石的棱角被磨蚀,变得圆润而光滑或玲珑多变;氧化作用、交代作用和浸润作用则形成多种色彩,如铁的氧化和三价铁的长期渗透、浸染,使黄蜡石呈现出高贵典雅的黄色。
不同的受力作用和过程,产生了黄蜡石不同的表现形态,原生矿料就是玉石界所称的“山料”;次生矿料的“山流水”,系石英原岩受地质作用散落在山沟、河床浅表,经长期风化、剥蚀、氧化和矿物元素浸染而成;“籽料”,则是石英原岩受地质作用分裂、滚入河流中,经过长期的水流搬运、冲刷和矿物元素浸染而成。
湖南汨罗黄腊石 湖南汨罗景观石产地,黄蜡石因其表层内蜡状质感色感而得名。黄蜡石的应用是灵活的,没有固定的模式。
古代称黄蜡石为石帝,黄为帝皇、黄河之象征;黄色也是中华民族炎黄子孙共同的符号;黄色亦是佛教、道教、儒家思想中地位的颜色;近年来因黄蜡石开采量逐年减少。下面图片的黄腊石来自不同的省。
3. 田黄石和黄蜡石怎么区分?
田黄石和黄蜡石区别为:颜色不同、光泽不同、产地不同。
一、颜色不同
1、田黄石:田黄石颜色为黄、白、红、褐等色,其中以黄色为最常见。
2、黄蜡石:黄蜡石颜色有黄色、红色、黑色和灰色等多种。
二、光泽不同
1、田黄石:田黄石微透明至半透明,少数透明。为土状光泽,抛光面呈蜡状光泽或油脂光泽。
2、黄蜡石:黄蜡石透光,表面有空洞或缝隙的地方长出的未成熟的水晶状物质,有光泽,石质结构疏松。
三、产地不同
1、田黄石:田黄石产于福州市寿山乡“寿山溪”两旁之水稻田底下。
2、黄蜡石:黄蜡石产于广东、广西、云南、江西、浙江、福建、湖南、河南、河北、东等省。
4. 收藏界常说的田黄石到底是何物?
【文藏来答】在收藏界,田黄石可谓声名远播。各大拍卖会的杂项专场中,田黄总能惊鸿一现,拍出不错的价格。
(清 田黄石 闲章 35克)
文献上常说田黄石“无根而璞”“无脉可寻”,这样的形容为它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田黄的产地只有寿山溪沿溪水田的上坂、中坂、下坂,其他区域虽然也间或有出产独立于矿床的独石,但由于产生时间和周围环境不同,因此都不是田黄石。如今,为了留下这上天赐予的稀有宝石,寿山特别规划出两亩田坑土地,永久禁止开采。它被称为“田黄石的最后两亩地”,是每个爱石者到寿山后必然会去瞻仰的宝地。
(清 田黄石 古兽钮陆愚卿收藏印 55克)
古代文人在玉的“五德”标准上,拟定了田黄石的“六德”,为“温、凝、细、结、润、腻”。
(凌炽鬯刻 田黄石 瑞兽钮姓名章 26.7克)
首先说“温”。许慎说:“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这恰到好处的温度,不过分锋芒的性格,恰合了国人信奉的中庸之道。不偏谓之中,不易谓之庸。保持理性,不偏不倚,而又能坚持,这就近了君子所谓的“仁”。具体到寿山石上,“温”是一种不炫不燥的内敛品格。直接从矿脉开采的山坑石多少会有些“火气”,而深埋水下的水坑石光泽又有些过分冰冷,而田黄石,经过泥土的浸润,确实有着介于二者之间的中庸品格,将这种品格定义为“温”,再合适不过。
然后是“凝”。凝有聚的含义,同时又呈现出稳重、大度的气质。寿山石的“凝”,就是一种凝聚的感觉,如果质地显得松,就失了这一“德”。凝在视觉和触感上呈现的是一种庄重、沉稳、聚而不散的感受,这一特质虽非田黄石独有,却也是田黄石最为突出的品质。
(郭祥雄 田黄石 群螭献瑞浮雕随形章 286克)
再来是“细”。田黄随着品质高下不同,“细”的程度也不大一样。田黄冻当然是非常之细,但由于田黄是“无根而璞”,有时因为母矿的质量就不是很好,因此也会有略粗的情况出现。
(清 田黄冻石 素章 68克)
第四是“结”。结者,紧密也。收藏玉石有“老结”一词,即形容质地紧密。质地紧密,也意味着密度较大,盘玩有“压手”的感觉,如果掂上去轻飘飘的,肯定和“结”字没关系。但是仅仅是压手,也不会有“结”的感觉,尚需有“凝”的配合。田黄石的质地即符合这一标准,密度大,结构紧密,并且在视觉和触觉上都能够呈现聚而不散、坚实绵密的感官感受。
(林清卿作 田黄石 山水人物薄意随形章 85克)
第五是“润”。润是一种不干不燥的感觉,就是一滴水滴在泥土上缓慢化开的感觉。一般来说,透明的石头容易显得“润”,但也有不甚透明的石头也很润的情况,比如很多田黄石,就是不透明的,却不妨碍这种质感的呈现。
(郑世斌 田黄冻石 枫桥夜泊薄意章 58克)
最后是“腻”。“腻”与“涩”相对,指的是手感上的亲和力。这一德在田黄石和老性芙蓉石上体现得十分明显,上手时除了沉甸甸的“压手”感,更有一种极其“缠绵”的味道,《观石录》中“贵妃之肤,飞燕之体”的形容,想来就是这样的通感。这一“德”比较抽象,非亲自上手感受很难理解。
(郭懋介 田黄冻石 山居即景薄意日字章 82克)
“温、凝、细、结、润、腻”这六德是品评田黄石的标准,也是品评所有寿山石的标准。好的田黄石“六德”皆备,但若据此断定,所有的田黄石都符合“六德”,就不免太过迂腐。因此,玩寿山石,执著于坑洞品种不如着眼于石质,经得起“六德”检验的石头,一定也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佳石。
原文作者:蓝风
原文来源:《收藏家》2018年7月刊《详解田黄六德》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删减)
《收藏家》官方授权,欢迎分享!如需转载,请私信联系!想了解更多艺术推介与艺术收藏,欢迎使用【文藏APP】,关注【文藏】官方微信公众号&微博&头条号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5. 田黄石是不是只有福建才是产地?
是的。田黄石(Field-yellow stone),是出产于中国福建省寿山乡寿山村的一种著名珍稀篆刻名石。
6. 田黄市场率现高价—到底该如何收藏吗?
中国四大名石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和巴林石。寿山石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北40公里的一个叫寿山的小山村,其中田黄石是寿山石中最珍贵的品种,居于印石三宝之首,也称“石帝”,产于寿山溪两边的稻田低下,也称“田坑石”,因呈黄色而得名。主成份为地开石[Al4(Si4O10)(OH)8],晶质集合体,硬度低(2-3),易于雕刻,密度低(2.5-2.7),折光率1.56田黄石从母岩脱离出来埋到泥里有数百万年之久,逐渐形成了极其独特的外观特征!归纳如下:
1.石形 呈卵圆形,光嫩圆滑,没有明显的棱角。
2.石质 湿润细腻,微透明或半透明,极具光感
3.石色 基础色为黄色,可细分为田黄、白田、红田、黑田、金裹银和银裹金等。
4.石皮 多数田黄石都由黄色或黑色的皮包裹着,有薄皮有厚皮,有全包有半包!
5.萝卜纹 透明度高的田黄石,在强光照射下,内部可见细而密的纹理,因像“萝卜丝”而被称为“萝卜纹”
6.红筋 是指表面偶尔出现的红色筋络,红如血,细如丝,也称“血丝”,是在田黄石迁移过程中形成的细小裂纹,经氧化铁侵染充填所致。红筋 萝卜纹
田黄石由于它的历史文化及稀缺度,现在的价格已为天价,真是一两田黄百两金!下图为131克的田黄印章,拍卖价为1008万在浙江昌化也发现了类似田黄石的石头!人们把它叫昌化田黄石! 昌化田黄石和寿山田黄石无论是矿物组分还是结构特征都十分相似,由于发现晚,缺少历史文化,价格差别很大,可能只有寿山田黄石的几分之一!当然二者也有如下不同点:
昌化田黄石:产于梯田;呈棱角状;成份含明矾石,偶有辰砂相伴;石皮呈鳞片状结构。
寿山田黄石:产于水田;呈鹅卵状;成份含珍珠石;石皮呈不规则板状紧密堆积在一起。
今天下午在深圳万山工业区附近发现了一家卖和田玉的商家,摆放着几方黄色印章,很像田黄石,商家声称是“金田黄”,马上查资料得知:这是产自印尼的一种玉石,矿物成份为含镁锰的方解石(CaCO3),也可理解为含锰的白云石[CaMg(CO3)2],硬度明显高于田黄石(3.5-4.5),密度(2.9-3)和折射率(1.6)均高于田黄石,金田黄石经台湾人引入福建炒作后已上涨十倍有余,原几千元一公斤的原料现价达六万元人民币!从视觉效果来看,金田黄确实不亚于田黄石,据说得到了部分宝玉石专家的认可!
7. 你觉得我国哪个产地的黄蜡石资源最丰富?
我是湖南永州,湘江源头,九疑山下的。前些年在离县城不远的河中,看见过不少黄腊石,大的有好几吨,可惜玉化程度不高,几乎一夜之间,满河床的几百吨黄腊石,都被运到广东去了。最近二个月,机缘巧合,在钓鱼的过程中,碰到县城边修河堤,有幸收集了一些黄腊石,跟之前见到的黄腊石相比,我觉得现在收集这些好多了,因为,修河堤需要把河床内的河卵石用挖机挖出来,所以去捡也比较方便,而次一点的黄腊石,河道两旁也堆得遍地都是,今天发这些,品相如何,欢迎各位指教!
本站涵盖的内容、图片、视频等数据系网络收集,部分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联系邮箱:ynstorm@foxmail.com 谢谢支持!